第五章 一個員工是怎樣折磨自己老板的 (1)
關燈
小
中
大
郭威登極,首先論功行賞。這是必需的,這絕對有利於造反集團的進一步團結和鞏固,更有利於對全國動亂局勢的有效舒緩——告訴了有心繼續造反的人已經沒有多少空子可鉆。
於是在激動人心的升官大會上,每一個參與了造反行動的人,不分大小都享受到了成功之後豐收的喜悅。王峻、王殷這些堅定的追隨者,都被授予了樞密使、節度使、刺史之類的高官;像間接地“幫助”了郭威的另類人士們,如慕容彥超、劉崇等人也不必自卑,郭威同樣給予了他們官職不變繼續努力的承諾;而像官場老油條馮道及原宰相範質等人更不用說,重用更重用,加薪再加薪,一切都以安定團結為主。
在這些令人目眩、引人流涎的升職加薪浪潮中,沒有人會註意到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升遷。那就是原親兵趙匡胤,趙匡胤因為任勞任怨、盡職有功被提升為禁軍東西班行首,也就是相當於禁軍部隊裏的一個小班長,繼續光榮地負責宮廷的禁衛。
唉,升官了,大小也是個官兒了。可是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年輕的趙匡胤心裏不知是個什麽滋味。
這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腰裏橫著把刀,或者手裏挺著桿槍,穿得比誰都整齊(那模樣就像高級飯店裏的跑堂),在皇宮裏,或者在大殿下比賽誰站得更直。
唉,工作是比從前更加的無聊了。在打仗的時候,雖然有危險,可是趙匡胤還可以隨時跟在郭威的身邊,可以聽到看到很多值得學習、非同凡響的事情。可是現在郭威當上皇帝了,身邊的人就覆雜得太多了。一個禁衛班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跟著皇帝四處亂轉。
唉,再嘆一口氣吧,也許再升點官,他就能有權力隨時走動一下,不必再像個木頭樁子了吧?唉,可那還不知道要再等到何年何月。
於是在沈悶的絕望裏,趙匡胤作出了一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選擇,這個選擇對他政治生涯的起步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不久之後人們就發現趙匡胤真是眼光非凡,可在當時,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是純粹的瘋了。
因為他居然放棄了郭威這個剛剛成為皇帝,世上最炙手可熱的大佬,去依附了一個邊遠城市裏的年輕小長官!
這個年輕的小長官就是柴榮,也就是後來人人皆知的周世宗。在十幾年之後,每個人都知道了他是五代十一國裏最英明最有作為且相當公正又待民以誠的君主,可是在當時卻沒有一個人會這樣想。其原因就像面對當時的禁軍東西班行首趙匡胤,也沒人會相信他是同樣英明神武、震天動地、繼往開來、人類少見且基因突變才生出來的宋太祖一樣。
那麽趙匡胤當時的選擇就冒了極大的風險,是個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機,其行為手段就是傳說中的官場升職三十六計之“燒冷竈”。
這一計非同小可,輸贏之間全靠當事人的眼光準,膽子大,有雙識英雄的慧眼,能在成百上千中層領導幹部中認準了一個,然後堅定跟隨,全情奉獻,不惜一切手段幫著主子得到上位。
如果成功了,也就是說你選的主子終於一飛沖天了,那麽你自然會跟著平步青雲。但是如果失敗了呢?官場變幻誰敢說百戰百勝?你的主子如果一路冷下去,始終都沒能熱起來,那麽你怎麽辦?
你就只會更慘了,什麽都得從頭再來,而且最後還得落下個政治娼妓的臭名聲,誰讓你還得再去找新主人呢?
但是富貴險中求,趙匡胤堅定地相信了自己的眼光,他明確地分析出自己在已經登峰造極,熱得沒法再熱,沒有潛力可挖的郭威身邊是沒有發展空間的,馬上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轉而去依附雖然官職不小,但還沒有多少根基的柴榮。
趙匡胤當時作出了這個決定時,既有周密詳細理智清醒的判斷,更重要的還是憑著他敏銳的直覺。一個擁有非凡素質的人,能夠非常清晰地感應到另一個與之相似的人的存在。就像一只狼,很輕易就能知道對面那頭動物的危險系數一樣。這就是為什麽趙匡胤選擇了柴榮,而柴榮也收納了趙匡胤的原因。
這時柴榮的身份地位頗有些微妙。說他很高,是的,他是郭威陛下唯一的“兒子”,並且頭銜相當不小。全部排列出來是——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說,他既在都城之外有自己的地盤(澶州),還有自己的軍隊(鎮寧軍節度使),並且還大於並約等於當時的宰相(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但是非常可惜,所有這些讓人頭暈的高等頭銜哪個也叫不準站不住。
首先他和郭威無論如何都沒有血緣關系,這在古老的中國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無論郭威與自己的元配太太柴夫人的感情多麽的堅固,內侄與兒子都是兩碼事,更何況這時柴夫人早就死了。而且談到血親,在後周朝裏,郭威還有一個外甥,叫李重進。李重進不僅年齡比柴榮稍大幾歲,而且早就手握重兵,戰功卓著,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班底和顯赫的威望。並且此人心高氣傲,絕不屈居人下,以至於在郭威臨終前,都要特意在正規場合當著朝臣的面,命令李重進向柴榮下跪朝拜,以確立柴榮的繼承人身份。
這一切都說明了,雖然劉承佑幫了柴榮的大忙,把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都殺了,可在別人的眼中,柴榮仍然是個不尷不尬的假太子。就算是現在尊貴,但是將來呢?誰能保證郭威從此就再也不能生育?後周皇帝的寶座,看著似乎離柴榮很近,但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裏,也許終柴榮一生都無法企及。
而且不僅如此,這時柴榮在官場上還多出了一個有進無退,不顧生死一定要給他添亂的政敵。這個人別說是他柴榮,就算是郭威,一時半會兒都不敢動。
這人就是後周立國第一功臣,時任宰相兼職樞密使的王峻。
王峻是一個值得細說一下的人物,通過他我們能看到五代十一國裏典型的權臣形象,他的升、降、興、衰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此人最初走向社會,並不具備人們常規意識裏的所謂文韜武略等成大事者的基本能力,他最擅長的是唱歌。那時還是後梁的時代,他投奔了一位叫張筠的節度使,能做什麽呢?只能是唱唱歌,陪陪酒,形象和地位真的不能算太高,而且他的生活還極不穩定,得隨時準備朝秦暮楚。
另一位高官租庸使(管錢糧稅收)趙巖到張筠家做客,王峻的歌聲讓趙巖大為傾倒,於是張筠就非常風雅慷慨地把王峻當作禮物送了出去。
王峻跟著趙巖差一點丟了腦袋。
後唐滅梁時,李存勗殺了趙巖全族,王峻極其機警地逃出了趙府,躲到了民間逃過一劫。躲了很久之後,王峻才敢再出來,投靠了另一位大款三司使(這個職位厲害,無論是五代時還是宋朝時,都是財政一把大臣)張延朗,可是終日應酬見多識廣的張延朗卻對他並不感冒,而經過了生死大劫的王峻也已經脫胎換骨,他不再在乎風月場上的冷熱,而是對張延朗身邊發生的一切冷眼旁觀,心裏不斷動著念頭。
時機來了,後晉石敬瑭這個人盡可爹的雜種起兵滅掉了後唐,張延朗像趙巖一樣被新主人殺掉,張延朗的全部家產包括奴婢也包括王峻都被當作獎品賞給了時任後晉大將的劉知遠。不知道王峻用了什麽手段,有過什麽表現(實在沒辦法,史料上查不出具體事跡),他從一名陪酒伶人,一躍而成為領兵的將官,而且官運亨通,在劉知遠開國後,進封為客省使,成了當時的樞密副使郭威的親信死黨。
再後面發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王峻在郭威造反稱帝的一系列行動裏充當了最重要的副手角色,因此一步登天,成為了後周朝裏郭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臣領袖。
縱觀王峻的發跡,是典型的起自微末,達於青紫,全憑個人努力自學成材。他一直在進取,在不顧一切不計生死一定要成功不然就去死的進取,才有了這時的成績。那麽達於巔峰了,下面還要再做什麽呢?是繼續進取?那就是取代郭威了。可這是個強悍到不切實際的夢,公平地說就算是到了人生後期,有些顛三倒四不知所謂的王峻都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那麽就像馮道那樣從此做個和事佬不倒翁,高官厚祿終此一生怎麽樣?
也不行,馮道更是不可覆制的。中國幾千年歷史,馮道這樣的高人只此一家,絕無分號,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而讓已經習慣了進取並且只會進取的王峻去學習馮道,只會變得不倫不類自取滅亡。要知道人是有自己的政治符號的,搞混了只會倒得更快。
就這樣,王峻在變幻詭異動靜無常的政治漩渦裏迷失了。
他先是非常清醒地意識到,無論是在眼前還是在不遠的將來,能威脅到他後周朝臣第一人地位的,只有柴榮。為此,他利用職權巧妙地把柴榮固定在了其封地澶州,不管有沒有事,或者怎樣請示,都別想踏進開封一步。至於和郭威單獨見面,更是想也別想。在接近整整三年的時間裏,除了年慶朝賀等極特殊的日子外,柴榮只等到了一次機會來鉆空子,那是他趁著王峻奉命外出監修河堤的機會,偷偷地溜進了開封,想和老爹見面說說心裏話。可是沒承想王峻爪牙遍布,馬上就得到了信息,王峻立即放下了手中所有事情趕了回來,其結果是柴榮不得不灰溜溜地返回了澶州。
此人的強悍跋扈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王峻對郭威也相當的不遜。按說這非常不理智,但是為官處世有時候就像用兵一樣,似危實安,運拙勝巧,王峻的為官之道好有一比,就像後來的清臣曾國藩與李鴻章,誰能說得清這兩人到底誰高誰低呢?
眾所周知,曾國藩功成之後,戰戰兢兢克己自守,以極度的謙退來維護身家性命和賢臣名聲,而他的弟子李鴻章則恰好相反,為了生存,為了讓所有人都奈何不了自己,快意無忌的生存,李鴻章大把抓權死不放手,自謂英雄不可自翦羽翼。雖然後人揚曾抑李,但是當時的當事者到底誰活得怎麽樣卻一目了然。
身為亂世高官的王峻,走的正是李鴻章的路子。他身為後周郭威以下第一人,寧鳴而死絕不默然茍活,在後周開國初期馬上就經受的巨大考驗裏,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讓自己的威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從而讓所有人包括郭威都對他禮讓三分,但是他與郭威的差距也馬上就顯露了出來,並由此走向了滅亡。
他把自己是誰,是怎樣一路走來的給忘了。
他沒有掌握住權力的最基礎點,他不懂得所謂權術其實至為簡單,那就是人與人打交道的藝術。他以為站在權力之巔的不再是人而是神,可歷史早已無數次地證明,有人之所以能走上神壇,就是因為他了解了人從而滿足了人;而之所以後來又掉下了神壇,變得什麽也不是,也正是因為他真的變成“神”了,不再去理會人的所思所想。
郭威、柴榮、趙匡胤,他們就什麽時候都知道自己是誰,記得自己是怎樣一路走來的,從而做出來的事情都是人應該做的。
所以他們才能成功。
後周建國之初,所面臨的第一次重大考驗來自政治欺詐受害者劉崇。劉赟被殺、郭威稱帝終於讓劉崇知道自己被非常不仁道地騙了,他的反應是馬上把自己在政治地位上與郭威拉成了平級,絕不吃虧——不當太上皇了,我也要當皇帝!
他決不承認後周這個“偽”王國的存在,他仍然尊崇延續著漢的國號,只是歷史比較無情,為了把他和其兄長劉知遠的“後漢”區分開,稱其為“北漢”。
劉崇的北漢先天不足,以他的老根據地太原為中心,只有區區十二州的土地。這個面積做節度使是太大了,作為一個皇帝就小得讓人頭皮發麻。面對龐大的後周,劉崇意識到了和當年石敬瑭一樣的危機,怎麽辦?仿徨無計的劉崇走上了和石敬瑭一樣的老路。
契丹,還是契丹,只能是契丹。只是這時的契丹已經改名稱為“遼”。
劉崇給現任的遼國皇帝耶律述律寫信,要求支援,開出的條件相當優厚,他答應以前後晉石敬瑭怎麽做他就怎麽做,絕不含糊。耶律述律一聽大喜,這真是喜從天降,又有兒子送上門來了。卻沒想到劉崇在這方面非常執著地表達了自尊,別的什麽都能答應,就這一條,堅決不行!
他給遼國皇帝寫信,鄭重其事,非常嚴肅認真地寫道——“……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天下所有的人都給我睜大眼睛看清楚嘍,我劉崇絕不是人盡可爹的,絕不像石敬瑭那樣不要臉,我只是認了個叔叔而已,你們都別想歪了……
就這樣,在郭威稱帝當年的10月,遼國派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五萬遼兵南下來到河東,劉崇加派兩萬人馬與之一起南下,兵鋒直指晉州,口號是盡此一役殲滅後周!
北周這邊做出的反應是皇帝郭威坐鎮國都,由宰相兼樞密使王峻率兵迎敵。
這已經是當時最好的攻守調派了,於是後周的每一個人都在深秋10月寒風陣陣的西北大地上,焦急忐忑地等待著王峻和北漢、遼國聯軍交鋒的結果。但是讓人極度不安的是,時間過去了整整兩個月,已經進入了深冬,王峻卻依然沒有到達戰場!
也就是說晉州城已經獨自承受北漢與遼國聯軍的攻擊,孤守無援了近兩個月!
那麽王峻都在做什麽呢?他居然帶著後周所有的後援部隊,非常悠閑自在地駐紮在絳州,置身事外,遠離戰場。如果問起原因,他一點都不含糊,直接說自己的軍隊中既沒有流行瘟疫,也沒有什麽人阻礙他的軍令,一切都非常正常。他之所以不到戰場,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不想去。
這到底是怎麽了?如此詭異反常,讓郭威都沈不住氣了,他不得已派人去問王峻出了什麽事,明白地告訴王峻,實在不行就換人,看來自己的事得自己辦,由他郭威禦駕親征好了。
直到這時,一直表現得無動於衷的王峻才把身邊的人都屏退,單獨對使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請轉告陛下,我一直在等著一個戰機。我不想帶著我的生力軍第一時間趕到戰場,因為那時候北漢人和遼國人也都是生力軍,勢必會變成了硬碰硬地死拼,一點好處都沒有。
別忘了這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晉州城非常堅固,一時半會絕對不會被攻破,而且現在是深冬,利守不利攻,再加上我遲遲不到,城裏的人絕了外援的盼頭,只能靠自己才能活命,這就更加強了防禦的力量。他們多堅守一天,就多消耗了敵方的一分銳氣,彼消我漲,等著再過些日子,天再冷些,就是我出擊的時候。那時候別說是不成氣候的北漢人,就是遼國人我也要他們匹馬不得還鄉!
至於陛下說想親征,我看還是免了吧。我國初立,四方的藩鎮還沒有真正地收服,尤其是那個慕容彥超,一直在蠢蠢欲動,如果陛下親征,第二天就會有人乘虛沖進都城,到那時候腹背受敵,就什麽都完蛋了!
恍然大悟的使者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趕回了開封,把已經準備親征的郭威攔住,悄悄地報告了王峻的回答。郭威嚇出了一身冷汗,一時變得非常失態,所有人都看見皇帝突然狠狠地抓住自己的耳朵上下亂提,嘴裏喃喃自語——幾敗吾事!
就這樣,後面發生的事幾乎完全按照王峻的預料在進行。在十幾天後,突然間天氣大變,風雪交加,北漢和遼國聯軍迫不得已開始撤退,王峻乘勢追擊,不僅北漢人損失慘重,就連遼國人也死傷大半。從此之後劉崇再也沒有膽量,更加沒有力量再進犯後周。
最大的危機渡過了,每一個人包括郭威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氣,王峻以個人的聰明才智讓新建的王國順利地熬過了最初的艱難階段,緊跟著他又帶領兵馬跟著郭威去討伐公然叛變的慕容彥超。這一次他身先士卒,率眾先登,幹脆利落地把這個非凡的節度使幹掉,去外侮之後更除了內患。一時之間後周迅速地變得國泰民安,人人都覺得安定和平的好日子已經到來了。
但越是這樣,動亂的種子就埋得更深了。沒有人意識到,這時的後周已經應該準備一個繼承人了,事實證明,就連郭威都沒有意識到已經有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危機,他一直都沒有給自己的繼承者任何展示能力的機會。
柴榮,這位後來的周世宗變得越來越尷尬,他此時擁有的資歷讓人非常鄙視。請看:郭威做後漢的樞密使時,他是左監門衛大將軍;郭威駐防邊境時,他是貴州刺史、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等郭威起兵造反時,他留守後方;等劉崇進犯時,由於前線總指揮是王峻,他更加只能在澶州遠遠觀望。
也就是說他從來都沒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軍功,所有人都只能認為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吃祖宗飯的富家廢物。這造成了柴榮在執政初期的艱難局面,文官敢於當眾向他頂撞,武將更在戰陣之上公然叛變投敵。尤其是助漲了一些權臣的非分之想,就像王峻,他敢於制造出一些事端,向柴榮、更向郭威叫板,來希求更大的權勢和富貴。
這樣,就沒有了退讓,只剩下了勝負,再一次的流血在所難免了。
這是個非常實際的命題,相信無論是員工還是老板都會強烈關註,但是細想這也沒有什麽,人生不就是在你折磨我,或者我折磨你的過程中度過的嗎?
但是身為當事人,他們的切身感受就會大不相同了。沒有什麽折磨是可以不付出代價的,就像王峻與郭威。
劉崇敗退,慕容彥超覆滅,這讓王峻的聲望如日中天,這些都是在他的英明策劃和親自指揮下完成的,所以公平的人民也把這一切的功勞都記在了他的名下。一時之間好評如潮,歌頌不斷,王峻成了後周國內人見人愛的大英雄,而王大英雄在飄飄然之際回頭看了看,也發現人民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說的都沒錯啊!
於是他就又順勢向旁邊看了看,就發現他的頂頭上司郭威在這段時間裏的表現可真是夠低的,矬得讓人不忍目睹。
郭威都幹了些什麽呢?他在王峻大展雄才,叱咤風雲的時候,像是無事可做,非常無聊似的,勉強做了幾件婆婆媽媽的小事情。而這些事情之小,之無關緊要,都是自朱溫以下無論是後梁、後唐、後晉或者後漢的諸朝諸帝都不屑一做的。
比如說當年終結者朱溫先生曾經在攻打淮南的時候,順手搶了一萬多頭耕牛,這在以往來說毫無懸念,這些牛馬上就會變成軍糧了,可是不知為什麽朱溫一反常態,千裏迢迢地居然把這些牛都趕回了自己的地盤,還更加變態地把牛都分給了當時的農民。農民們驚喜之餘才聽到了朱溫的附加條件,當然看上去是很公平的——從此每家每戶要上繳一定的牛租。
但要命的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牛還有這些牛的兒子們都早就死得幹幹凈凈了,可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皇帝卻都清清楚楚地記著他們當初和朱溫簽下的租牛合同,牛租一直繳到了郭威當選。
要說郭威這人可真是沒勁,他居然覺得都執行了幾十年的老政策有問題,而且還無條件地刪除了。
再比如還是牛,相信朋友們還有些印象,我們在開頭處曾經說過,五代十一國時牛皮因為軍需必須全部歸為國有,如果有人膽敢私藏一寸或者販賣一寸,就會被處死。那麽對於養牛的農民呢?他們的任務就更苛刻了,他們要負責上繳牛皮,每年都有定額,達不到的就會被處死。
想想看吧,那個餓得人吃人的年月,你還能養著一頭牛,等著它一年兩年從小長大,然後再順利平安地剝下它的皮來上繳國家?!
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農民就此死在了混賬的牛皮上。
郭威居然置軍隊的迫切需求於不顧,下了這樣的一條命令——以後每年民間應交的牛皮,三分減二。而且實在沒有的,可以把牛皮稅分攤到田畝上,每十頃地捐牛皮一張,然後剩下的牛皮可以人民自用或者自由買賣。不僅如此,郭威還把鹽、酒這些利稅大項都開了禁,隨便人民做生意,甚至可以和後周國境之外的人做生意。
這可真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這在軍事安全第一的當時,不是鼓勵人民裏通外國嗎?而且這些都讓國家原有的稅收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和影響,當時很有一些人怨聲載道。
你說郭威這麽反常地亂搞,他的國家還是適合人類生存的正常世界嗎?
而最最讓人看不過眼的是,郭威居然把五國十一國裏最最基本的一條國策給改動了。一時之間上層社會人人恐慌,都說國本一動,國將不國,後周馬上就會煙消雲散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郭威之前,所有的皇帝都特別註重國計民生,尤其是糧食是否穩定地高產。為此,所有的皇帝都把勞動力固定,讓農民在規定好的土地上耕種,誰也不許跑,跑了就殺頭,而且什麽都統統是國家的,土地、耕具、牛馬、還有你的妻子和兒女,當然也包括你,都是國家的,就算死了也得埋在這塊規定好的土地上,以便使之更加肥沃。
郭威卻把一切都無償地分給了農民,上述的土地耕具等都成了農民們私有的家產,而且還大面積地減免了農業稅,把實惠還給了農民。
這些都讓後周的官員們看傻了眼,他們不理解郭威這是怎麽了,百官之首的王峻在驚訝之餘,不禁對之嗤之以鼻,郭威何其短智!虎狼屯於四野,國家內憂外患,連後漢原有的國土都被分出去了一個北漢,這樣的局勢下不去思考怎樣收地破敵,卻終日理會這些婆媽瑣事,郭威,你真的讓我失望!
由此,一些以前從沒有想過的,也不會出現的想法,漸漸地在王峻的心裏生成了。雖然他永遠都不會承認他對郭威有過篡逆之心,但是這都不妨礙他開始了對郭威的折磨。
話說王峻作為後周領袖郭威的親密戰友,以及後周權力集團的二當家,是每天都要和郭威見面的。兩個人見面的程序一般是這樣的。
先是王峻必須按照傳統向郭威致敬,郭威的反應總是滿臉堆笑,雙手相攙,並且這樣說:“呵呵呵,王哥,不要這樣嘛,你真是太客氣了……”(峻年長於太祖二歲,往往呼峻為兄,或稱其字)然後兩個人就談起了每天多種多樣,但又千篇一律的話題。
談話的主要內容如下:
××日,王峻說:“陛下,鄭仁誨很讓人討厭,此人絕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絕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遠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日,王峻說:“陛下,李重進很讓人討厭,此人絕對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絕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遠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日,王峻說:“陛下,向訓也很讓人討厭……啊,對,我承認了,其實就是非常讓我討厭,所以此人永遠不可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就不重用他……不過我還是要重申一下,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於是談話就這樣每天多種多樣,但又千篇一律地進行著。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鄭仁誨還是李重進或者是向訓,都是一直追隨郭威,比王峻資歷還要早的郭威嫡系,王峻壓制他們也就是在削減著郭威的羽翼。當然,這還不算他在同時間內進行的壓制柴榮的行動。
日升月落,長此以往,王峻和郭威的談話每天都在繼續,不管別人怎麽看,郭威總是答應著王峻的所有請求。直到有一天,王峻的談話內容終於有了次前所未有的新鮮創意。
這一天,王峻說:“陛下,王峻也很讓人討厭,把他的樞密使職務撤銷了吧。”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等等!”郭威突然間回過味來,“你說什麽?你要辭職?!”
“是的,陛下,我很不稱職,您就把我撤銷了吧。”王峻極其認真誠懇地回答。
這下子人們終於看到從不激動的郭威終於變得極其的焦灼,他對王峻進行百般地撫慰,小心地規勸,以及是否工作太累了需要節假日,實在不行就把工作帶回家去做之類的詢問(不要小看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極其少數的宰相可以每天不必到朝報到,在自己的府第裏辦工。比如南宋末期的宰相賈似道了,或者近代清朝的張廷玉了,無論忠奸都得極有資歷且權傾朝野,缺一條都別想做這個夢。當然,這種事都不例外地有可怕的後遺癥,朝野都會認為你有了個人的小朝廷,實在大犯人主之忌),而無論郭威怎麽說,王峻都毫不妥協,他直接給自己放了大假,回家裏躺著休息去了。
可憐的郭威只好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大殿裏生悶氣,琢磨這事兒到底差在了哪兒呢?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加讓他感到恐怖了。自從王峻撂了挑子,不再履行負責軍事的樞密使職務後沒幾天,後周全國各地的大小節度使們都突然間一致上書來挽留王峻留任,一時之間聲勢滔滔,軍心浮動。
這才真是國本動搖。
郭威急了,派大臣去王峻府裏傳話說,王哥你要是再不出來工作,那我就得親自去你家接你了。
王峻的回答是相當的誠惶誠恐,他說陛下如果您來,那就是不想讓我活了。我馬上就去死,說什麽也不能讓您為我出皇宮一步。
郭威極度郁悶,思來想去再沒了辦法,最後只好請了一位王峻的私交好友叫陳同的人,請他在自己與王峻之間周旋,務必把王峻請出來。
陳同在王峻家待了好久,回來說王峻托我給您帶個話,要是一定讓他出來幹活兒,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請您來個聲明,說馬上就親自去他那兒,給足了他面子,他就沒的推脫了。
……好吧,就這樣吧。沈默了好久的郭威終於同意,一切都按王峻說的辦,這樣王峻才再次勉為其難地回到了工作崗位。
等這次風波過去之後,郭威才從側面打聽出,之所以突然有那麽多的節度使聯名上書,完全是王峻寫密信要求他們那麽做的。既要拉又要打,一邊兒要挾郭威一邊兒強迫底下的節度使,王峻把所有人都耍得團團轉。這讓他的信心大增,更加看清了郭威的懦弱,以及他在後周國內的影響力。這都讓他進一步地增加了與郭威談話的次數和談話內容的質量。
自從王峻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他對工作就充滿了嶄新的熱情,工作態度和工作的力度全都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相應地,他和郭威之間談話也變得密度更加集中,周期更加縮短了。
××日,王峻說:“陛下,有鑒於宰相兼職樞密使王峻的工作非常出色,而他還心有餘而力更足,是不是再給他加點職務?”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你還要再做點什麽工作呢?”
王峻:“來點實惠的,平盧節度使。”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日,王峻又說:“陛下,有鑒於宰相兼職樞密使再兼職平盧節度使王峻的工作極其出色,而他家裏卻太窮了,能不能再給他加點薪水?”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每月再加多少?”
王峻:“幹嗎每月每年零敲碎打的讓人等得心煩,來個痛快的。這樣吧,咱們後周左藏庫裏還有綾羅萬匹,就一次性地作為額外補貼發給王峻吧。”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請別奇怪郭威為什麽咬牙,大家還記得後周之前後漢的家底子吧,國庫早就被劉承佑用光光的了,而郭威輕徭役,薄賦稅,哪有什麽額外收入,這點東西是容易攢下來的嗎?至於左藏庫對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麽,我們以後再說,但籠統點也就跟國庫差不多了。王峻此舉,真狼子野心,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就這樣,郭威對王峻百依百順,從不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於是在激動人心的升官大會上,每一個參與了造反行動的人,不分大小都享受到了成功之後豐收的喜悅。王峻、王殷這些堅定的追隨者,都被授予了樞密使、節度使、刺史之類的高官;像間接地“幫助”了郭威的另類人士們,如慕容彥超、劉崇等人也不必自卑,郭威同樣給予了他們官職不變繼續努力的承諾;而像官場老油條馮道及原宰相範質等人更不用說,重用更重用,加薪再加薪,一切都以安定團結為主。
在這些令人目眩、引人流涎的升職加薪浪潮中,沒有人會註意到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升遷。那就是原親兵趙匡胤,趙匡胤因為任勞任怨、盡職有功被提升為禁軍東西班行首,也就是相當於禁軍部隊裏的一個小班長,繼續光榮地負責宮廷的禁衛。
唉,升官了,大小也是個官兒了。可是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年輕的趙匡胤心裏不知是個什麽滋味。
這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腰裏橫著把刀,或者手裏挺著桿槍,穿得比誰都整齊(那模樣就像高級飯店裏的跑堂),在皇宮裏,或者在大殿下比賽誰站得更直。
唉,工作是比從前更加的無聊了。在打仗的時候,雖然有危險,可是趙匡胤還可以隨時跟在郭威的身邊,可以聽到看到很多值得學習、非同凡響的事情。可是現在郭威當上皇帝了,身邊的人就覆雜得太多了。一個禁衛班頭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跟著皇帝四處亂轉。
唉,再嘆一口氣吧,也許再升點官,他就能有權力隨時走動一下,不必再像個木頭樁子了吧?唉,可那還不知道要再等到何年何月。
於是在沈悶的絕望裏,趙匡胤作出了一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選擇,這個選擇對他政治生涯的起步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不久之後人們就發現趙匡胤真是眼光非凡,可在當時,每一個人都認為他是純粹的瘋了。
因為他居然放棄了郭威這個剛剛成為皇帝,世上最炙手可熱的大佬,去依附了一個邊遠城市裏的年輕小長官!
這個年輕的小長官就是柴榮,也就是後來人人皆知的周世宗。在十幾年之後,每個人都知道了他是五代十一國裏最英明最有作為且相當公正又待民以誠的君主,可是在當時卻沒有一個人會這樣想。其原因就像面對當時的禁軍東西班行首趙匡胤,也沒人會相信他是同樣英明神武、震天動地、繼往開來、人類少見且基因突變才生出來的宋太祖一樣。
那麽趙匡胤當時的選擇就冒了極大的風險,是個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機,其行為手段就是傳說中的官場升職三十六計之“燒冷竈”。
這一計非同小可,輸贏之間全靠當事人的眼光準,膽子大,有雙識英雄的慧眼,能在成百上千中層領導幹部中認準了一個,然後堅定跟隨,全情奉獻,不惜一切手段幫著主子得到上位。
如果成功了,也就是說你選的主子終於一飛沖天了,那麽你自然會跟著平步青雲。但是如果失敗了呢?官場變幻誰敢說百戰百勝?你的主子如果一路冷下去,始終都沒能熱起來,那麽你怎麽辦?
你就只會更慘了,什麽都得從頭再來,而且最後還得落下個政治娼妓的臭名聲,誰讓你還得再去找新主人呢?
但是富貴險中求,趙匡胤堅定地相信了自己的眼光,他明確地分析出自己在已經登峰造極,熱得沒法再熱,沒有潛力可挖的郭威身邊是沒有發展空間的,馬上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離開,轉而去依附雖然官職不小,但還沒有多少根基的柴榮。
趙匡胤當時作出了這個決定時,既有周密詳細理智清醒的判斷,更重要的還是憑著他敏銳的直覺。一個擁有非凡素質的人,能夠非常清晰地感應到另一個與之相似的人的存在。就像一只狼,很輕易就能知道對面那頭動物的危險系數一樣。這就是為什麽趙匡胤選擇了柴榮,而柴榮也收納了趙匡胤的原因。
這時柴榮的身份地位頗有些微妙。說他很高,是的,他是郭威陛下唯一的“兒子”,並且頭銜相當不小。全部排列出來是——澶州刺史、鎮寧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說,他既在都城之外有自己的地盤(澶州),還有自己的軍隊(鎮寧軍節度使),並且還大於並約等於當時的宰相(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但是非常可惜,所有這些讓人頭暈的高等頭銜哪個也叫不準站不住。
首先他和郭威無論如何都沒有血緣關系,這在古老的中國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無論郭威與自己的元配太太柴夫人的感情多麽的堅固,內侄與兒子都是兩碼事,更何況這時柴夫人早就死了。而且談到血親,在後周朝裏,郭威還有一個外甥,叫李重進。李重進不僅年齡比柴榮稍大幾歲,而且早就手握重兵,戰功卓著,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班底和顯赫的威望。並且此人心高氣傲,絕不屈居人下,以至於在郭威臨終前,都要特意在正規場合當著朝臣的面,命令李重進向柴榮下跪朝拜,以確立柴榮的繼承人身份。
這一切都說明了,雖然劉承佑幫了柴榮的大忙,把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都殺了,可在別人的眼中,柴榮仍然是個不尷不尬的假太子。就算是現在尊貴,但是將來呢?誰能保證郭威從此就再也不能生育?後周皇帝的寶座,看著似乎離柴榮很近,但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裏,也許終柴榮一生都無法企及。
而且不僅如此,這時柴榮在官場上還多出了一個有進無退,不顧生死一定要給他添亂的政敵。這個人別說是他柴榮,就算是郭威,一時半會兒都不敢動。
這人就是後周立國第一功臣,時任宰相兼職樞密使的王峻。
王峻是一個值得細說一下的人物,通過他我們能看到五代十一國裏典型的權臣形象,他的升、降、興、衰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此人最初走向社會,並不具備人們常規意識裏的所謂文韜武略等成大事者的基本能力,他最擅長的是唱歌。那時還是後梁的時代,他投奔了一位叫張筠的節度使,能做什麽呢?只能是唱唱歌,陪陪酒,形象和地位真的不能算太高,而且他的生活還極不穩定,得隨時準備朝秦暮楚。
另一位高官租庸使(管錢糧稅收)趙巖到張筠家做客,王峻的歌聲讓趙巖大為傾倒,於是張筠就非常風雅慷慨地把王峻當作禮物送了出去。
王峻跟著趙巖差一點丟了腦袋。
後唐滅梁時,李存勗殺了趙巖全族,王峻極其機警地逃出了趙府,躲到了民間逃過一劫。躲了很久之後,王峻才敢再出來,投靠了另一位大款三司使(這個職位厲害,無論是五代時還是宋朝時,都是財政一把大臣)張延朗,可是終日應酬見多識廣的張延朗卻對他並不感冒,而經過了生死大劫的王峻也已經脫胎換骨,他不再在乎風月場上的冷熱,而是對張延朗身邊發生的一切冷眼旁觀,心裏不斷動著念頭。
時機來了,後晉石敬瑭這個人盡可爹的雜種起兵滅掉了後唐,張延朗像趙巖一樣被新主人殺掉,張延朗的全部家產包括奴婢也包括王峻都被當作獎品賞給了時任後晉大將的劉知遠。不知道王峻用了什麽手段,有過什麽表現(實在沒辦法,史料上查不出具體事跡),他從一名陪酒伶人,一躍而成為領兵的將官,而且官運亨通,在劉知遠開國後,進封為客省使,成了當時的樞密副使郭威的親信死黨。
再後面發生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王峻在郭威造反稱帝的一系列行動裏充當了最重要的副手角色,因此一步登天,成為了後周朝裏郭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臣領袖。
縱觀王峻的發跡,是典型的起自微末,達於青紫,全憑個人努力自學成材。他一直在進取,在不顧一切不計生死一定要成功不然就去死的進取,才有了這時的成績。那麽達於巔峰了,下面還要再做什麽呢?是繼續進取?那就是取代郭威了。可這是個強悍到不切實際的夢,公平地說就算是到了人生後期,有些顛三倒四不知所謂的王峻都沒有動過這個念頭。
那麽就像馮道那樣從此做個和事佬不倒翁,高官厚祿終此一生怎麽樣?
也不行,馮道更是不可覆制的。中國幾千年歷史,馮道這樣的高人只此一家,絕無分號,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而讓已經習慣了進取並且只會進取的王峻去學習馮道,只會變得不倫不類自取滅亡。要知道人是有自己的政治符號的,搞混了只會倒得更快。
就這樣,王峻在變幻詭異動靜無常的政治漩渦裏迷失了。
他先是非常清醒地意識到,無論是在眼前還是在不遠的將來,能威脅到他後周朝臣第一人地位的,只有柴榮。為此,他利用職權巧妙地把柴榮固定在了其封地澶州,不管有沒有事,或者怎樣請示,都別想踏進開封一步。至於和郭威單獨見面,更是想也別想。在接近整整三年的時間裏,除了年慶朝賀等極特殊的日子外,柴榮只等到了一次機會來鉆空子,那是他趁著王峻奉命外出監修河堤的機會,偷偷地溜進了開封,想和老爹見面說說心裏話。可是沒承想王峻爪牙遍布,馬上就得到了信息,王峻立即放下了手中所有事情趕了回來,其結果是柴榮不得不灰溜溜地返回了澶州。
此人的強悍跋扈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王峻對郭威也相當的不遜。按說這非常不理智,但是為官處世有時候就像用兵一樣,似危實安,運拙勝巧,王峻的為官之道好有一比,就像後來的清臣曾國藩與李鴻章,誰能說得清這兩人到底誰高誰低呢?
眾所周知,曾國藩功成之後,戰戰兢兢克己自守,以極度的謙退來維護身家性命和賢臣名聲,而他的弟子李鴻章則恰好相反,為了生存,為了讓所有人都奈何不了自己,快意無忌的生存,李鴻章大把抓權死不放手,自謂英雄不可自翦羽翼。雖然後人揚曾抑李,但是當時的當事者到底誰活得怎麽樣卻一目了然。
身為亂世高官的王峻,走的正是李鴻章的路子。他身為後周郭威以下第一人,寧鳴而死絕不默然茍活,在後周開國初期馬上就經受的巨大考驗裏,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讓自己的威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從而讓所有人包括郭威都對他禮讓三分,但是他與郭威的差距也馬上就顯露了出來,並由此走向了滅亡。
他把自己是誰,是怎樣一路走來的給忘了。
他沒有掌握住權力的最基礎點,他不懂得所謂權術其實至為簡單,那就是人與人打交道的藝術。他以為站在權力之巔的不再是人而是神,可歷史早已無數次地證明,有人之所以能走上神壇,就是因為他了解了人從而滿足了人;而之所以後來又掉下了神壇,變得什麽也不是,也正是因為他真的變成“神”了,不再去理會人的所思所想。
郭威、柴榮、趙匡胤,他們就什麽時候都知道自己是誰,記得自己是怎樣一路走來的,從而做出來的事情都是人應該做的。
所以他們才能成功。
後周建國之初,所面臨的第一次重大考驗來自政治欺詐受害者劉崇。劉赟被殺、郭威稱帝終於讓劉崇知道自己被非常不仁道地騙了,他的反應是馬上把自己在政治地位上與郭威拉成了平級,絕不吃虧——不當太上皇了,我也要當皇帝!
他決不承認後周這個“偽”王國的存在,他仍然尊崇延續著漢的國號,只是歷史比較無情,為了把他和其兄長劉知遠的“後漢”區分開,稱其為“北漢”。
劉崇的北漢先天不足,以他的老根據地太原為中心,只有區區十二州的土地。這個面積做節度使是太大了,作為一個皇帝就小得讓人頭皮發麻。面對龐大的後周,劉崇意識到了和當年石敬瑭一樣的危機,怎麽辦?仿徨無計的劉崇走上了和石敬瑭一樣的老路。
契丹,還是契丹,只能是契丹。只是這時的契丹已經改名稱為“遼”。
劉崇給現任的遼國皇帝耶律述律寫信,要求支援,開出的條件相當優厚,他答應以前後晉石敬瑭怎麽做他就怎麽做,絕不含糊。耶律述律一聽大喜,這真是喜從天降,又有兒子送上門來了。卻沒想到劉崇在這方面非常執著地表達了自尊,別的什麽都能答應,就這一條,堅決不行!
他給遼國皇帝寫信,鄭重其事,非常嚴肅認真地寫道——“……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
天下所有的人都給我睜大眼睛看清楚嘍,我劉崇絕不是人盡可爹的,絕不像石敬瑭那樣不要臉,我只是認了個叔叔而已,你們都別想歪了……
就這樣,在郭威稱帝當年的10月,遼國派彰國節度使蕭禹厥率五萬遼兵南下來到河東,劉崇加派兩萬人馬與之一起南下,兵鋒直指晉州,口號是盡此一役殲滅後周!
北周這邊做出的反應是皇帝郭威坐鎮國都,由宰相兼樞密使王峻率兵迎敵。
這已經是當時最好的攻守調派了,於是後周的每一個人都在深秋10月寒風陣陣的西北大地上,焦急忐忑地等待著王峻和北漢、遼國聯軍交鋒的結果。但是讓人極度不安的是,時間過去了整整兩個月,已經進入了深冬,王峻卻依然沒有到達戰場!
也就是說晉州城已經獨自承受北漢與遼國聯軍的攻擊,孤守無援了近兩個月!
那麽王峻都在做什麽呢?他居然帶著後周所有的後援部隊,非常悠閑自在地駐紮在絳州,置身事外,遠離戰場。如果問起原因,他一點都不含糊,直接說自己的軍隊中既沒有流行瘟疫,也沒有什麽人阻礙他的軍令,一切都非常正常。他之所以不到戰場,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不想去。
這到底是怎麽了?如此詭異反常,讓郭威都沈不住氣了,他不得已派人去問王峻出了什麽事,明白地告訴王峻,實在不行就換人,看來自己的事得自己辦,由他郭威禦駕親征好了。
直到這時,一直表現得無動於衷的王峻才把身邊的人都屏退,單獨對使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請轉告陛下,我一直在等著一個戰機。我不想帶著我的生力軍第一時間趕到戰場,因為那時候北漢人和遼國人也都是生力軍,勢必會變成了硬碰硬地死拼,一點好處都沒有。
別忘了這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晉州城非常堅固,一時半會絕對不會被攻破,而且現在是深冬,利守不利攻,再加上我遲遲不到,城裏的人絕了外援的盼頭,只能靠自己才能活命,這就更加強了防禦的力量。他們多堅守一天,就多消耗了敵方的一分銳氣,彼消我漲,等著再過些日子,天再冷些,就是我出擊的時候。那時候別說是不成氣候的北漢人,就是遼國人我也要他們匹馬不得還鄉!
至於陛下說想親征,我看還是免了吧。我國初立,四方的藩鎮還沒有真正地收服,尤其是那個慕容彥超,一直在蠢蠢欲動,如果陛下親征,第二天就會有人乘虛沖進都城,到那時候腹背受敵,就什麽都完蛋了!
恍然大悟的使者以十萬火急的速度趕回了開封,把已經準備親征的郭威攔住,悄悄地報告了王峻的回答。郭威嚇出了一身冷汗,一時變得非常失態,所有人都看見皇帝突然狠狠地抓住自己的耳朵上下亂提,嘴裏喃喃自語——幾敗吾事!
就這樣,後面發生的事幾乎完全按照王峻的預料在進行。在十幾天後,突然間天氣大變,風雪交加,北漢和遼國聯軍迫不得已開始撤退,王峻乘勢追擊,不僅北漢人損失慘重,就連遼國人也死傷大半。從此之後劉崇再也沒有膽量,更加沒有力量再進犯後周。
最大的危機渡過了,每一個人包括郭威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氣,王峻以個人的聰明才智讓新建的王國順利地熬過了最初的艱難階段,緊跟著他又帶領兵馬跟著郭威去討伐公然叛變的慕容彥超。這一次他身先士卒,率眾先登,幹脆利落地把這個非凡的節度使幹掉,去外侮之後更除了內患。一時之間後周迅速地變得國泰民安,人人都覺得安定和平的好日子已經到來了。
但越是這樣,動亂的種子就埋得更深了。沒有人意識到,這時的後周已經應該準備一個繼承人了,事實證明,就連郭威都沒有意識到已經有了這樣一個巨大的危機,他一直都沒有給自己的繼承者任何展示能力的機會。
柴榮,這位後來的周世宗變得越來越尷尬,他此時擁有的資歷讓人非常鄙視。請看:郭威做後漢的樞密使時,他是左監門衛大將軍;郭威駐防邊境時,他是貴州刺史、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等郭威起兵造反時,他留守後方;等劉崇進犯時,由於前線總指揮是王峻,他更加只能在澶州遠遠觀望。
也就是說他從來都沒有什麽能拿得出手的軍功,所有人都只能認為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吃祖宗飯的富家廢物。這造成了柴榮在執政初期的艱難局面,文官敢於當眾向他頂撞,武將更在戰陣之上公然叛變投敵。尤其是助漲了一些權臣的非分之想,就像王峻,他敢於制造出一些事端,向柴榮、更向郭威叫板,來希求更大的權勢和富貴。
這樣,就沒有了退讓,只剩下了勝負,再一次的流血在所難免了。
這是個非常實際的命題,相信無論是員工還是老板都會強烈關註,但是細想這也沒有什麽,人生不就是在你折磨我,或者我折磨你的過程中度過的嗎?
但是身為當事人,他們的切身感受就會大不相同了。沒有什麽折磨是可以不付出代價的,就像王峻與郭威。
劉崇敗退,慕容彥超覆滅,這讓王峻的聲望如日中天,這些都是在他的英明策劃和親自指揮下完成的,所以公平的人民也把這一切的功勞都記在了他的名下。一時之間好評如潮,歌頌不斷,王峻成了後周國內人見人愛的大英雄,而王大英雄在飄飄然之際回頭看了看,也發現人民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說的都沒錯啊!
於是他就又順勢向旁邊看了看,就發現他的頂頭上司郭威在這段時間裏的表現可真是夠低的,矬得讓人不忍目睹。
郭威都幹了些什麽呢?他在王峻大展雄才,叱咤風雲的時候,像是無事可做,非常無聊似的,勉強做了幾件婆婆媽媽的小事情。而這些事情之小,之無關緊要,都是自朱溫以下無論是後梁、後唐、後晉或者後漢的諸朝諸帝都不屑一做的。
比如說當年終結者朱溫先生曾經在攻打淮南的時候,順手搶了一萬多頭耕牛,這在以往來說毫無懸念,這些牛馬上就會變成軍糧了,可是不知為什麽朱溫一反常態,千裏迢迢地居然把這些牛都趕回了自己的地盤,還更加變態地把牛都分給了當時的農民。農民們驚喜之餘才聽到了朱溫的附加條件,當然看上去是很公平的——從此每家每戶要上繳一定的牛租。
但要命的是幾十年過去了,這些牛還有這些牛的兒子們都早就死得幹幹凈凈了,可每一個朝代的每一個皇帝卻都清清楚楚地記著他們當初和朱溫簽下的租牛合同,牛租一直繳到了郭威當選。
要說郭威這人可真是沒勁,他居然覺得都執行了幾十年的老政策有問題,而且還無條件地刪除了。
再比如還是牛,相信朋友們還有些印象,我們在開頭處曾經說過,五代十一國時牛皮因為軍需必須全部歸為國有,如果有人膽敢私藏一寸或者販賣一寸,就會被處死。那麽對於養牛的農民呢?他們的任務就更苛刻了,他們要負責上繳牛皮,每年都有定額,達不到的就會被處死。
想想看吧,那個餓得人吃人的年月,你還能養著一頭牛,等著它一年兩年從小長大,然後再順利平安地剝下它的皮來上繳國家?!
不知道有多少無辜的農民就此死在了混賬的牛皮上。
郭威居然置軍隊的迫切需求於不顧,下了這樣的一條命令——以後每年民間應交的牛皮,三分減二。而且實在沒有的,可以把牛皮稅分攤到田畝上,每十頃地捐牛皮一張,然後剩下的牛皮可以人民自用或者自由買賣。不僅如此,郭威還把鹽、酒這些利稅大項都開了禁,隨便人民做生意,甚至可以和後周國境之外的人做生意。
這可真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這在軍事安全第一的當時,不是鼓勵人民裏通外國嗎?而且這些都讓國家原有的稅收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和影響,當時很有一些人怨聲載道。
你說郭威這麽反常地亂搞,他的國家還是適合人類生存的正常世界嗎?
而最最讓人看不過眼的是,郭威居然把五國十一國裏最最基本的一條國策給改動了。一時之間上層社會人人恐慌,都說國本一動,國將不國,後周馬上就會煙消雲散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郭威之前,所有的皇帝都特別註重國計民生,尤其是糧食是否穩定地高產。為此,所有的皇帝都把勞動力固定,讓農民在規定好的土地上耕種,誰也不許跑,跑了就殺頭,而且什麽都統統是國家的,土地、耕具、牛馬、還有你的妻子和兒女,當然也包括你,都是國家的,就算死了也得埋在這塊規定好的土地上,以便使之更加肥沃。
郭威卻把一切都無償地分給了農民,上述的土地耕具等都成了農民們私有的家產,而且還大面積地減免了農業稅,把實惠還給了農民。
這些都讓後周的官員們看傻了眼,他們不理解郭威這是怎麽了,百官之首的王峻在驚訝之餘,不禁對之嗤之以鼻,郭威何其短智!虎狼屯於四野,國家內憂外患,連後漢原有的國土都被分出去了一個北漢,這樣的局勢下不去思考怎樣收地破敵,卻終日理會這些婆媽瑣事,郭威,你真的讓我失望!
由此,一些以前從沒有想過的,也不會出現的想法,漸漸地在王峻的心裏生成了。雖然他永遠都不會承認他對郭威有過篡逆之心,但是這都不妨礙他開始了對郭威的折磨。
話說王峻作為後周領袖郭威的親密戰友,以及後周權力集團的二當家,是每天都要和郭威見面的。兩個人見面的程序一般是這樣的。
先是王峻必須按照傳統向郭威致敬,郭威的反應總是滿臉堆笑,雙手相攙,並且這樣說:“呵呵呵,王哥,不要這樣嘛,你真是太客氣了……”(峻年長於太祖二歲,往往呼峻為兄,或稱其字)然後兩個人就談起了每天多種多樣,但又千篇一律的話題。
談話的主要內容如下:
××日,王峻說:“陛下,鄭仁誨很讓人討厭,此人絕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絕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遠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日,王峻說:“陛下,李重進很讓人討厭,此人絕對不可重用。”
郭威:“……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王峻:“我是說絕不可重用……也就是說永遠都不能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日,王峻說:“陛下,向訓也很讓人討厭……啊,對,我承認了,其實就是非常讓我討厭,所以此人永遠不可重用。”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就不重用他……不過我還是要重申一下,我也沒有重用他啊……”
於是談話就這樣每天多種多樣,但又千篇一律地進行著。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鄭仁誨還是李重進或者是向訓,都是一直追隨郭威,比王峻資歷還要早的郭威嫡系,王峻壓制他們也就是在削減著郭威的羽翼。當然,這還不算他在同時間內進行的壓制柴榮的行動。
日升月落,長此以往,王峻和郭威的談話每天都在繼續,不管別人怎麽看,郭威總是答應著王峻的所有請求。直到有一天,王峻的談話內容終於有了次前所未有的新鮮創意。
這一天,王峻說:“陛下,王峻也很讓人討厭,把他的樞密使職務撤銷了吧。”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等等!”郭威突然間回過味來,“你說什麽?你要辭職?!”
“是的,陛下,我很不稱職,您就把我撤銷了吧。”王峻極其認真誠懇地回答。
這下子人們終於看到從不激動的郭威終於變得極其的焦灼,他對王峻進行百般地撫慰,小心地規勸,以及是否工作太累了需要節假日,實在不行就把工作帶回家去做之類的詢問(不要小看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只有極其少數的宰相可以每天不必到朝報到,在自己的府第裏辦工。比如南宋末期的宰相賈似道了,或者近代清朝的張廷玉了,無論忠奸都得極有資歷且權傾朝野,缺一條都別想做這個夢。當然,這種事都不例外地有可怕的後遺癥,朝野都會認為你有了個人的小朝廷,實在大犯人主之忌),而無論郭威怎麽說,王峻都毫不妥協,他直接給自己放了大假,回家裏躺著休息去了。
可憐的郭威只好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坐在大殿裏生悶氣,琢磨這事兒到底差在了哪兒呢?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加讓他感到恐怖了。自從王峻撂了挑子,不再履行負責軍事的樞密使職務後沒幾天,後周全國各地的大小節度使們都突然間一致上書來挽留王峻留任,一時之間聲勢滔滔,軍心浮動。
這才真是國本動搖。
郭威急了,派大臣去王峻府裏傳話說,王哥你要是再不出來工作,那我就得親自去你家接你了。
王峻的回答是相當的誠惶誠恐,他說陛下如果您來,那就是不想讓我活了。我馬上就去死,說什麽也不能讓您為我出皇宮一步。
郭威極度郁悶,思來想去再沒了辦法,最後只好請了一位王峻的私交好友叫陳同的人,請他在自己與王峻之間周旋,務必把王峻請出來。
陳同在王峻家待了好久,回來說王峻托我給您帶個話,要是一定讓他出來幹活兒,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請您來個聲明,說馬上就親自去他那兒,給足了他面子,他就沒的推脫了。
……好吧,就這樣吧。沈默了好久的郭威終於同意,一切都按王峻說的辦,這樣王峻才再次勉為其難地回到了工作崗位。
等這次風波過去之後,郭威才從側面打聽出,之所以突然有那麽多的節度使聯名上書,完全是王峻寫密信要求他們那麽做的。既要拉又要打,一邊兒要挾郭威一邊兒強迫底下的節度使,王峻把所有人都耍得團團轉。這讓他的信心大增,更加看清了郭威的懦弱,以及他在後周國內的影響力。這都讓他進一步地增加了與郭威談話的次數和談話內容的質量。
自從王峻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他對工作就充滿了嶄新的熱情,工作態度和工作的力度全都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相應地,他和郭威之間談話也變得密度更加集中,周期更加縮短了。
××日,王峻說:“陛下,有鑒於宰相兼職樞密使王峻的工作非常出色,而他還心有餘而力更足,是不是再給他加點職務?”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你還要再做點什麽工作呢?”
王峻:“來點實惠的,平盧節度使。”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
××日,王峻又說:“陛下,有鑒於宰相兼職樞密使再兼職平盧節度使王峻的工作極其出色,而他家裏卻太窮了,能不能再給他加點薪水?”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每月再加多少?”
王峻:“幹嗎每月每年零敲碎打的讓人等得心煩,來個痛快的。這樣吧,咱們後周左藏庫裏還有綾羅萬匹,就一次性地作為額外補貼發給王峻吧。”
郭威:“……啊,這樣啊……那好吧!”(請別奇怪郭威為什麽咬牙,大家還記得後周之前後漢的家底子吧,國庫早就被劉承佑用光光的了,而郭威輕徭役,薄賦稅,哪有什麽額外收入,這點東西是容易攢下來的嗎?至於左藏庫對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麽,我們以後再說,但籠統點也就跟國庫差不多了。王峻此舉,真狼子野心,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就這樣,郭威對王峻百依百順,從不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